登录 注册

疫情下关于厕改的思考

2021-06-19

2021年10月末,一波从甘肃开始波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新冠疫情,让我这个身处祖国西北的厕所从业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疫情常态化的时代,如何建好、用好、管好厕所。

“厕所革命”是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随着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开启乡村振兴的进程,如何提升农村地区百姓的生活品质,改善民生成为了新的历史任务。作为这个美好时代下的厕所行业从业者,我意识到为百姓补齐生活短板,改善广大人民的如厕环境,成为了我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厕改实施以来,可谓是“百家争鸣”,各种模式的厕所在一个个厕所人的钻研努力下不断面世,我们都在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厕所革命”的成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西北高寒地区的一场疫情让我这个“厕所人”认识到,因地制宜的解决厕改问题,是多么的重要。我国西北地区有居住人口密度不高、农村传统习惯难以改变、地域分散、气候寒冷、生态薄弱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些现实的问题都是厕改中要面临的难题。我的工作出发点也离不开对解决这些难题的思考。基于此,我将这段时间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想都记录下来,为的是在今后的改厕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因地制宜的解决厕改中的问题。

一、解决疫情常态化下的厕所改造和废污排放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西北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少,居住分散,没办法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只能使用三格式化粪池、双坑交替式这类的卫生间。长期以来的农村生活习惯,使得这些厕所大多建在了自家院落外,或者是在自家的后院里。废污的排放更多是随意而为,没有有效的处理。岁月静好时,这样解决如厕需求看起来是平淡无奇的。可是疫情的到来推倒了改变这些习惯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疫情隔离时人也要吃喝拉撒,如何保障疫情常态化下的生活成为了新的问题。隔离人员不得外出离开,用原始的痰盂、尿盆来接、倒废污让被隔离人和医护人员都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且隔离区的生活废污要和其他废污分开单独处理,且不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这次疫情中,住在兰大二院的上海阿姨的故事,让兰大二院迅速地选择在留观室安装了无水免冲生态厕所,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可见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以往的如厕设施和条件都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需求,我们急需一个既能维护个人隐私和尊严,又能有效实现防控需求的厕所产品。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要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良好的如厕设施和适宜的如厕场所是让村庄变美丽的重要一环,在各地进行改厕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农村的脏乱差很大一部分程度源于如厕条件过于原始简陋,修葺的再美的院落也会被臭气熏天的厕所“抢了风头”。只有让户用马桶入室、让公共卫生间清洁无异味才能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实现乡村振兴。

兰标公司研发、生产的无下水道资源循环利用卫生系统就是一款可以完美适用于疫情常态化的卫生如厕产品。兰标生态厕所是采用粪尿分集处理方式,利用生物技术实现废污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产品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最长可一年进行一次清理。尿液通过催化氧化技术实现灭菌、降解无害化处理后可作为液肥回田使用或排放。产品无水免冲洗,防冻防臭,清洁卫生,有效去除了气溶胶传播的风险。过去的一个多月,兰标日日接到各地疫情防控战时指挥小组的公函,去各地安装隔离点闭环内的厕所,为包括张掖市山丹县隔离点、天水市张家川县、兰州市兰大二院安装无水免冲生态马桶600余台,为张掖市各高速卡口吊装无水免冲生态公厕3座。

二、养成如厕卫生文化素养

甘肃的这波疫情,经过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效防控,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近一个月的防控后,百姓的生活终于开始逐步恢复正常。可是作为厕所行业工作者的我却对健康生活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疫情常态化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要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让厕所入室,不再跑到后院或者院子外面去解决如厕问题。全面脱贫实现小康社会后,吃饱穿暖不再是问题。而关乎到我们隐私、尊严的如厕问题就成了我们可以真正意义上提高生活品质的下一个难关。自厕改以来,我逐渐意识到厕所本身的品质改善只是“厕所革命”中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革命,是如厕卫生文化素养的革命,是向更清洁更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转变。

如厕卫生文化素养不仅包括如厕行为上的习惯,也包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健康生活的观念。当下农村厕改时出现的诸多矛盾中,重点就是农村地区长久以来的简陋如厕习惯与卫生、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上的矛盾。

要帮助广大农村地区的百姓养成如厕卫生文化素养既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引导、制定农村厕所相关的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厕所评优等相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同时也要结合厕所设施的改进而提升农户对如厕这件“小事”的重视程度。要把卫生、可持续的环保观念科学的、适宜的灌输给农户,让更健康的生活和良好的如厕卫生文化素养联系起来。

比如厕改中我们发现上厕所还花钱这个事情在农村地区是不被接受的。所以会出现厕改过程中一旦涉及自掏腰包的问题,农户就会出现不积极,不配合的情况。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就比如过去如厕,我们用稿纸、报纸擦拭。但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也逐渐养成了购买价格虽高,但质地更柔软、更健康的卫生纸的习惯。如果让农户意识到花钱厕改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厕改中的观念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同理,厕所的使用也不是一朝建成一劳永逸的。使用化粪池就要定期抽粪,使用洗手池用水也要缴纳污水处理费用。就像疫情发生之前,没有人会高价购买N95口罩,更不要说天天戴。可是疫情来了,我们为了健康也很快习惯了日日戴口罩。再美的脸都遮住,再贵的口红都看不见,因为健康是最重要的。

结合这几年的经验和这次疫情的实际问题,我认为厕所革命,不仅要革产品的命,更是要革习惯的命。农村地区要在因地制宜的解决厕所模式选择问题的同时,努力让马桶入室,让村庄、庭院真正美丽。更要大力普及健康卫生知识,让广大的农民群众明白,和我们肌肤相亲的厕所也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养成如厕卫生文化素养,为了自己能拥有更干净更舒服的卫生环境,自觉自愿的为如厕付费。

疫情常态化的日子里,我们更要注重如厕这件小事,更要大力普及健康如厕卫生文化素养。健康你我他,厕所搬进家。如厕新风尚,付费更健康。


新闻动态

  • 2022-02-28

    联盟成员:张掖兰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水免冲生物厕所”亮相北京冬奥会

  • 2021-06-19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以实际行动助推厕所革命

  • 2021-06-19

    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应用推广组一等奖

  • 2021-06-19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领导专家铜山村调研

  • 2021-06-19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赴宁夏农村改厕示范点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北路20号

联盟官方微信

全国农村人居环境

官网微信

加入我们

联系客服

010-59196189
联盟办公室
010-59196189
联盟办公室
010-59196189
联盟办公室

返回顶部